
109.9.06嬰兒祭活動
延平鄉武陵部落暨武陵國小附幼原鄉以布農族為主,為結合部落社區與學校結合今年舉行傳統上,其中像是保佑小孩平安長大的「嬰兒祭」,更是布農族特有,意義如同漢人做滿月酒,為傳承特有文化,延平鄉武陵村部落社區就邀集社區、國小共同參與「嬰兒祭」,重現以往家家戶戶為滿月嬰兒祈福的儀式,盼讓年輕一代能認識傳統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信義原家中心表示,早期族人因住在高海拔山區,為了不讓出生嬰兒夭折、凍死,家族長輩都會在嬰兒滿月時舉辦祈福儀式「嬰兒祭」,透過祈福加持,替嬰兒戴上以「薏苡(苡,音同以)」(原鄉傳統植物)串成的項鍊,祈求嬰兒平安長大,並會宴請親友,接受各方的祝福。
但隨著時代演變,傳統文化因宗教信仰興起,「嬰兒祭」祈福便走入教會舉辦,現在變成家長帶子女到教會接受長輩祝福,雖然祈福原意不變,但傳統祭儀式微讓族人感到可惜,為重現過去長幼間的溫馨互動,才與社區、學校合辦「嬰兒祭」,盼能讓更多年輕人認識早期的美好祭儀。



109.11.27延平鄉親子運動會
運動會的比賽項目從參加人員的不同,可以分為幼兒運動會和親子運動會,即幼兒運動會是幼兒參加,親子運動會邀請父母家人參加;
從參與範圍的不同,可以分為全園運動會、年級運動會或班級運動會;
從比賽項目的形式不同,可以分為傳統運動會或趣味運動會等。
運動會的比賽項目從參加人員的不同,可以分為幼兒運動會和親子運動會,即幼兒運動會是幼兒參加,親子運動會邀請父母家人參加;
從參與範圍的不同,可以分為全園運動會、年級運動會或班級運動會;
從比賽項目的形式不同,可以分為傳統運動會或趣味運動會等。
深秋時節,天高氣爽,陽光明媚,正是幼兒園開展親子運動會的好時節。這次參與的園所來自延平鄉立各學校附幼及鄉立幼兒園,沒位家長和小小學手大展身手希望得到很棒的成績,最後我們武陵附幼得到第三名大家非常開心, 明年繼續在接再勵喔!



110.03.27村校聯合射耳祭祭典活動
射耳祭主要目的是以射耳儀式祈求狩獵豐收,也祈求農作豐收,是全年之中最大的祭典。祭典前幾天,男性族人先上山狩獵、女性釀酒,進行祭儀的準備工作。祭日從凌晨3 到4 點開始,祭司召集家中男性與兒童參與祭典,女性禁止參加。儀式由鳴槍揭開序幕,並進行家人的射耳儀式(只限男性),射耳之後,家中男子會進入patusan(火祭場)舉行mapatus(火祭儀式)。
儀式分為:
一、點火(心靈誠正者);
二、祭槍(祈求天神賜予身體、靈魂、獵技、獵場能力等);
三、祭獸肉(祈求天神賜予動物)。這個儀式具有占卜家人今年運勢興衰的作用,所以族人格外謹慎,深怕家人有所損失。祭儀結束前會吟唱首祭歌,最後,會舉行獸骨(含敵人首級)祭儀,召喚動物靈魂,以求源源不絕的狩獵豐收,並藉此慰藉敵人的靈魂。
〈報戰功〉,男子大聲呼喊著自己的英勇事蹟,展現能力 布農族人在一般宴會時,會將打仗回來時的malastapang(報戰功/頌功宴)用來作為互相認識、交流的工具,亦兼具個人社會地位的象徵。報戰功又稱頌功宴,是布農族男子公開展現自已能力的場合,也給這內斂含蓄的民族一個表現的出口,過去只有參與戰爭或去獵頭者才有資格報戰功,時空變遷,目前改以獵物和社會頭銜取代報戰功。
報戰功時,由有聲望者引領,由男性大聲公開打獵成績和獵敵首的成就,每次說喊出一句榮譽戰功,其他人會跟著呼應複誦一句表示確有此事,直到所有人都報完戰功才歡呼結束,當中若有人造假或說謊,當場會被毆打羞辱趕出現場,並且這個羞辱將伴隨其一生。



角落活動花絮
操作活動中常規培養
在學習活動中主要的形式是操作和遊戲,這樣對操作前的要求、操作中加強檢查、操作學具,操作中的常規培養也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培養得好,能使活動得心應手,大大提高教學效果。那麼,操作中到底有哪些常規呢?比如:數活動中撒花片,學習數的組成,什麼時候玩,怎樣玩,玩的過程中還要集中又有什麼要求?又如:舉數字卡,到底舉到哪裡,慢吞吞地舉,還是迅速地舉,邊說邊舉還是沒有聲音地舉,這些都涉及好多常規培養。
一般來說,在每次活動前,我總是先提要求,讓大家明確怎麼做,然後在做的過程中,發現好的苗子及時地在班內表揚。如撒花片後我要讓大家集中說說撒花片中得出的結論。一敲鈴或一拍手就讓幼兒坐好,當即就請小朋友為他鼓掌,這樣使他們的行為在全班作出了榜樣,大家就學著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