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歷史
一 、學校沿革
(1) 民國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番童教育所(乙種)。
(2) 民國四十七年(一九五八年)八月獨立設校,校名改為互助國民學校。
(3) 民國五十七年(一九六八年)改稱南投縣仁愛鄉互助國民小學。
二 、重要紀事
(1) 民國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番童教育所(乙種)。
(2) 民國四十七年(一九五八年)八月獨立設校,校名改為互助國民學校。
(3) 民國五十七年(一九六八年)改稱南投縣仁愛鄉互助國民小學。
(4) 互助國小幼稚園創立於2000年8月1日
互助村簡介
互助村有三個部落(中原、清流、梅子林) 二個社區(中原社區:中原與梅子林、 清流社區)互助村在仁愛鄉西北偶,埔里之北,在北港溪流域,其西部近鄰國姓鄉北港村,東接仁愛鄉發祥村,北面及南面依山,有北港溪由東而西,橫貫其間,將村劃分南北兩部,北為清流,南為中原,有清流、中原、梅子林等三個部落。
一、清流(gluban)
清流,日人稱川中島(Kawa NaKahara Jima),以其三面臨水之故,族人稱gluban,意即中途休息的地方,結社於國姓以東約 二公里 餘地,北港溪左岸,在與其支流眉原溪會合處東方,松樹嶺山南方山麓,隔著北港溪與梅子林相望。其地海拔500公尺,臨溪地帶多暖斜地與平坦地,適於墾殖;原屬眉原群人領域,族人曾於部落現址上方建立摩谷卡恩(Mk-Gaong),至民國13年,社眾被日警迫令遷至今新生村境,摩谷卡恩社遂廢,原地成為霧峰林家的開墾地,由漢人居住開墾。民國20年時,日警又將參與霧社事件的德奇塔雅群六社餘生社人強破安置此。
原來 民國19年10月27日 ,馬赫波社頭目莫那‧魯道乘霧社舉行小學校、公學校聯合運動會之際,率領馬赫波、魯都赫、荷戈、巴奧隆、托魯萬、與斯谷等六社兩百餘人攻入會場,盡殺與會日人男女老幼,更襲擊霧社警察分室與附近日人各機關,計殺死日人134人、台人2人。是役發生後,日人力派軍警網攻剿,德奇塔雅族人奮勇抵抗,日軍以飛機、大砲轟炸,並用毒瓦斯殘殺,抗日軍誓死不屈,至彈盡糧缺,退居深山,仍奮勇抵抗,致使原本一千二百餘族人傷亡過半,僅剩五百餘人,此一抗日行動,史稱「霧社事件」。
日警恐參與抗日之六社遺族再乘機反抗,遂迫令遷離他涉,故於次年4月23日,先煽動道澤族人殘殺住於魯都赫社(Drodux)與西寶(Suku sipo,今台大農場)的殘餘族人;5月6日在將六社殘餘112戶288人,集體遷於清流,以駐在所為中心、水溝為界,仍沿用舊部落名稱分為東邊的馬赫坡與溪邊的荷戈兩個集中居住區。光復後因遷移與人口增加,荷戈又分成(Hunac,意為下部落)兩處。
https://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41151448451.pdf
二、中原(nakahara,清流族人稱meapung)
中原結社於北港溪下游左岸,猴洞山北方山麓,海拔500公尺的台地,為德奇塔雅群巴蘭、卡奇克、與塔奇南3社共同成的聚落。巴蘭原居霧社以南脊嶺上,由今清潔隊(風景區管理所舊址)至高峰尾一帶,卡奇克社原居春陽對岸山腹,塔卡南社原居南卡奇克社南方山腹,海拔1200公尺。霧社事件發生後,日警鑒於卡奇克與塔卡南兩設在濁水溪左岸深山裏,管理困難,恐隨時發生叛亂,遂於民國20年(1931年)3月令兩社遷離原址,破奇遷於霧社對岸濁水溪畔,原霧社公學校旁(今萬大水庫或稱碧湖),後來再遷到巴蘭社的小社洛韶(Ruco)之旁,據說當時因為已接近遷村前夕,房舍只是隨便搭蓋。
民國25年,日人興建萬大水壩,以引溪水至日月潭,萬大以北濁水溪沿溪一帶農地盡成澤國。因農地減少,日警遂藉此理由將巴蘭、塔卡南、卡奇克三社安至於他處,最後擇眉原聚落稍溪台地上建社,因位於清流與眉原之間而被稱為「中原」 (Nakahara),清流族人因此地經常發生土石流,土地貧瘠,又稱「meapung」;台灣光復初改名「互助」。此地原本亦為眉原群社地,日人統治後劃歸平地,為牛眠山林家開墾區,漢語稱為「六隊」,為將3社族人遷居於此,亦強迫此處漢人遷居。 互助建設初期分五班,由西而東,一至三班為巴倫社人所居,分別依照原來名稱稱為(Hunan)、(Cceka)、洛韶(Ruco);第四班則為塔卡奇、卡奇克社兩社所住,這兩社因曾住於霧社對岸山腹,他社人成其住區為西寶(Sipo,即對岸之意),第五班為原巴蘭社最大的部落田他那住區,仍稱田他那(Tntana),派出所與教育所亦設於此。至民國47年,遭八七水災的侵襲,西寶區上方圖塌方,洪流沖毀房舍,同年9月,政府將西寶社人安置第一班下方約200公尺處,另建一社,被稱「新中原」,或稱「新部落」、「新村」,而稱巴蘭住區為「舊部落」或「中原口」。
民國88年(1999年)發生「921大地震」,中原口部分民宅復因地震及接踵而來的豪雨造成土石流而受損嚴重,再次需要遷村,目前有16戶遷住於原址東北方的田地中。
https://www.tipp.org.tw/tribe_detail4.asp?City_No=11&TA_No=3&T_ID=454
三、梅子林
梅子林,結社於北港村與清流橋頭之間,在互助村入口處,北港溪左岸山腹,屬互助村地16鄰;除了原本居住於清流、中原,被日警逼迫遷的漢人返回居住外,多係巴蘭、塔卡南社人的後裔,於台灣光復後,由中原聚落遷來。本部落亦為本鄉語國姓鄉的交界,交界處的無明溪因有橋樑橫跨,族人稱之為Ruru Hakan (有橋的小溪)。
三、眉原部落(Alang- mb’ala )
新生,族人稱馬巴阿拉,日人譯為眉(Maibaala),族人稱為bngala,為於互助村以東約一公里地,北港溪中游左岸,關刀山北方山麓,為海拔485公尺的台地。自清代及日據時代,相繼有眉原、福骨、馬力巴、沙拉茅與南勢等五個族群遷來定居,不但以眉原群最早遷來括殖,且日本駐在所亦以「眉原」為名,故以此為社名。
新生村與互助村同在北港溪中游兩岸的緩斜地上,從地形來看,屬於西岸沖積台地,北岸係清流台地,清流部落居於此,南岸之沖積台地,西起梅子林稍東,東止關刀山消失於河邊的?線上,再往內深凹的山腹裏,造成台地,東西長進3公里,狀如鉤月,被稱眉原台地,中原、眉原居於此。民國35年設村時,在北港溪中游兩岸,置一個村,名「互助」,但至民國38年,以地域遼闊、治理不便而分二村,以黃肉溪為界,以西為互助村,以東為新生村。
https://www.tipp.org.tw/tribe_detail3.asp?City_No=11&TA_No=8&T_ID=506
(族保 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