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本園於民國976月核定設立附設幼稚園;目前招收4足歲至入國小學前混齡幼兒,以經濟弱勢、隔代教養及原住民幼兒居多。

        本校屬極偏遠的原住民學校,位處屏東縣及臺東縣交界台9線的隧道口--屏東縣獅子鄉草埔村,學區是草埔村4個部落及位於199線道上的內文村,因為少子化及在地沒有產業支持經濟導致人口外流,國小部只有29位,幼兒園有12位,總共有41位學生的迷你學校。

         幼生自本校附設幼兒園成立以來,招生人數穩定,設籍學區內4足歲以上幼童幾乎全數就讀本園,目前12位幼生全數為原住民排灣族學生,草埔Supaw青年會很多成員都是學生家長,但由於語言斷層的關係從年輕一輩藉由古謠傳唱以及辦理部落文化營,加上學校藉由東元文教基金會的協助辦理傳習課程,整個學區家長對文化傳承、族語恢振及自我認同的角度來分析,本校有推動沉浸式族語教學的潛力及需求。

     106-111學年度本校沒有族語教保員,學校仍然極力向縣府爭取經費以鐘點方式推動本土語言入入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以維護本校幼兒在語言巢式沒有壓力自然的方式下每週三4小時進行族語教學,本校對於族語沉浸式的重視可見用心,不過每週的時數及不是課程式的建構仍然無法達成族語生活化的目標。

        語言是用進廢退的交通工具,而族語更是原住民文化傳承的重要命脈,有鑑於獅子鄉歷史及交通之故,日據時代到國民政府將本族文化及傳統消磨殆盡,常被其他地區排灣族稱為葉克膜級需要搶救的地方,尤其排灣族南排灣族語儼然成為瀕危語言,因此,本校附設幼兒園希望能夠秉持校長「守護學習力、走活文化力」的辦學理念,落實「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學習型部落的語言巢場域,讓服務於本校教職員工、社區的耆老及家長、本校所有的孩子們可以以一條龍方式學習族語,期望未來本校實施沉浸式族語教學,以幼兒園為起點然後接龍到國小端,和社區部落及家長共同合作營造全族語的學區,提供孩子自然習得兩種語言的學習環境,培養出認識且愛自己族群文化、能尊重他人的排灣族小孩,也呼應臺灣是多元族群多語言的國家推動全民原教。